工具分會在株洲召開八屆三次常務理事會議
工具分會在株洲召開八屆三次常務理事會議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八屆三次常務理事會于2021年7月9日在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株鉆)精密工具產業園召開,協會總會毛予鋒常務副理事長、王旭監事長和綜合辦李繼運主任到會指導,工具分會23家常務理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近40人參加會議。
工具分會當值理事長、株鉆董事長李屏主持會議并致辭。他指出,高質量發展成為主流方向,在傳統汽車行業總體下滑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3C行業高速增長,5G時代近在咫尺,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強調自主可控。在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和株鉆情況時,李屏表示,在新的市場格局下,株鉆適時調整戰略發展目標,征地512畝進行了廠區擴建,并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新建了數控刀具、刀片、混合料等智能化廠房,以不斷提高硬質合金刀具制造水平。
毛予鋒常務副理事長對工具分會在凝聚會員企業、服務會員企業、促進分行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別強調在當前機床工具市場呈現恢復性增長、企業重組及人員新老交替的行業發展關鍵時期,工具分會要繼續發揚優良工作傳統、繼續發揮人員優勢作用,為行業發展和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提升做出貢獻。王旭監事長介紹了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機床工具行業整體運行概況,并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下半年機床工具行業運行趨勢進行了預判。2021年1-5月營收同比2020年大幅增長,企業全面向好。但從6月開始增速減緩,預測今年機床工具行業呈現前高后低的發展態勢。行業發展將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匯率波動可能影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國外疫情趨穩的確定性給國內制造業增加不確定性,尤其是出口面臨明顯回調的壓力。預計整個機床工具行業全年將實現5%左右的增幅。未來創新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希望企業要有危機意識,以創新實現轉型發展,并結合產品特點做好差異化定位,同時針對國外疫情變化可能帶來的相關影響,要有相應對策。
查國兵秘書長匯報了2021年上半年秘書處工作情況:以通訊方式召開了理事會并發展了11家新會員;在總會支持下,組團2500多平方米參加了CIMT2021展會,效果超出預期;進行了上下游產業調研,多次走訪會員企業。
中國因有效控制疫情并率先復工,經濟得以迅速恢復,為我國高端制造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其他主要工業國家刀具大幅下降的情況下,2020年我國刀具市場達到2018年峰值水平,國產刀具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占比69%)。2021年一季度刀具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同比2020年增長45.7%,同比2019年增長15.1%。其中,整體硬質合金刀具和硬質合金刀片成為增量最多的刀具品種,通用高速鋼刀具產品(絲錐、鉆頭、銑刀)基本保持穩定,高速鋼復雜刀具(齒輪刀具、拉刀)有較大增長。
參會單位代表就當前形勢下各企業改革發展思路和結構調整經驗進行了交流,共同探討了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分析了行業未來發展形勢。氣氛熱烈,話題廣泛。
代表們認為,受人民幣升值、全球各國貨幣超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尤其是上半年訂單增量使社會庫存達到一定量后,下半年需求會減少。因此,企業要以創新為驅動,包括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組合方式創新等,舊要素新組合,打造盈利產品,解決客戶痛點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
根據行業上半年形勢以及下半年情況預測,部分企業下調了全年的預期增長目標,并從扁平化管理入手,減少層級,提高效率。部分企業開始從傳統刀具生產向開發軍民融合產品延伸。一些企業正在探索轉型之路,擯棄低利潤老產品線,加大產品轉型升級的力度。也有部分企業堅守細分市場布局,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打造專精特新產品方向繼續深耕,以實現差異化發展。
為更好地服務終端客戶,部分公司開始探索終端銷售策略,大量增加技術服務人員,同時加大培訓經銷商的技術服務隊伍,組建共性技術團隊。
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受制于制造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如傳統機械加工領域用工難、留人難等問題突出。芯片缺乏給工具行業帶來較大影響,如汽車行業下滑較大,量具行業部分產品已斷貨。
代表們希望從國家層面注重機械制造領域人才需求和培養,建議人才培養要分層,從學歷、技能培養等方面入手。同時,部分企業為應對人才短缺問題,開始向自動工廠或無人化轉型。
工具行業企業要加強品牌意識,著力推進先進制造技術,增強產品質量穩定性。加大電子信息和軟件投入,在質量穩定性、技術服務能力、交期、創新方面縮小與國外同行差距。
會議認為,在市場銷售形勢旺盛的情況下,各企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重復投入,要樹立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找準自己企業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
展會基本信息:
名稱:第十二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CCMT2022)
展期:2022年4月11-15日
地點:上海浦東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主辦: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承辦: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供稿:協會工具分會秘書處 責編:張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