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T2016-展品】 五大亮點之四:智能化技術
【CCMT2016-展品】
五大亮點之四:智能化技術
第九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CCMT2016)將于2016年4月11-1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本屆展會得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家境內外企業的積極響應,展出面積再創新高。參展展品涵蓋面廣,技術水平高。
為滿足業界讀者需求,特推出展品及活動的系列宣傳,敬請持續關注并轉發擴散。
本期為您介紹展品五大亮點之四:智能化技術
智能化碩果累累,高端技術再攀新高峰。人工智能作為自動化技術的高級形態,日益成為高技術的象征和標志。具有人類式的感官,能夠對復雜變化的因素做出適應性調整與決策優化,是人類寄托于機器的終極夢想。借助現代科技,全球機床制造業在產品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機床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參謀助手作用越來越強,對工藝的把握,對制造過程隨機因素的處置與優化,使機床對操作技能的依賴也日趨減少,人機之間的溝通變得日益友好、便捷和通暢。
日本馬扎克(MAZAK)的智能技術與產品廣受矚目,自身也在不斷發展。自2005年成套推出引發轟動效應的7項智能技術以來,如今已擴展到12項。新增的5項智能技術中,智能機床校準、平滑拐角控制、智能棒料調度用于金切機床,智能設置和智能檢測用于激光加工。以用于激光加工的智能檢測技術為例,能夠在中厚板加工中自動進行穿透檢測;也能夠在加工中厚度不銹鋼板時自動檢測等離子云的發生,并自動調整最佳切割速度,減少背面鋼渣附著,改善斷面質量,降低廢品的產生;還能夠對過燒進行自動監測并以最佳切割速度給予調整,避免停機清渣,有利于鏡頭和噴嘴的保護;最后是鏡頭污染監測,發現問題立即自動停車。
日本大隈(OKUMA)公司的熱親和、加工導航、防碰撞和5軸自動調整4項智能技術及產品,堪稱智能技術經典,本次參展的MULTUS U3000車銑復合中心、MCR-A5CⅡ25*50龍門五面加工中心等都帶有與機型相配的相關智能技術。該公司最新的第五項伺服控制智能技術(Servo Navi),包括兩類四個子智能功能。第一類功能可自動實現伺服驅動最佳設置,包括工件重量自動設定和慣性自動設定兩個子功能。第二類功能可保持機床長期工作的穩定性,包括反轉突起自動調整和振動自動調整兩個子功能。
海德漢(HEIDENHAIN)展出的最新TNC640數控系統,不僅延續了公司35年來對卓越品質的追求,且在系統的智能方面也獲得新的進展。高級預測功能(ADP)能夠提前計算加工要素相關數據,并對控制軸運動的加減速運動進行精確、高速、高效、平滑的優化控制。動態高效智能技術包括三個智能功能,有效振顫控制(ACC)、自適應進給控制(AFC)以及擺線銑削功能。動態高精智能技術中包含關聯軸補償(CTC)、動態減振(AVD)、位置自適應控制(PAC)以及負載自適應控制(LAC)。運動自適應控制(MAC)可對運動參數進行自適應控制,在加工時間、表面質量和加工精度之間提供最優平衡選擇,并能夠顯著降低加工期間刀具中心點(TCP)的動態誤差,獲得更高的效益和加工質量。
日本發那科(FANUC)展出的FANUC ROBOCUT慢走絲線切割機,其具有的A1P2智能放電控制功能,能夠根據參與加工的有效脈沖數量掌握線長方向工件厚度尺寸的變化,并據此進行最佳放電控制而獲得高精度的階梯形面。具有的熱補償功能,即使在溫差波動下仍能獲得嚴格一致的精度。智能拐角功能在保證加工精度前提下能節省20%的時間,錐度加工補償功能能夠對錐度的不同加工量進行自動補償。
日本沙迪克(Sodick)展出的AP250線切割機床,性能優越,擁有的Q3vic智能技術提供了許多實用方便的操控功能。通過直接導入3D模型,可對具有復雜形狀和高度差別的零件在秒級時間內自動提取加工要素輪廓,然后自動生成包括全部切削參數在內的程序,該項智能功能還能自動計算出工件的重心位置,提供最佳的夾持位置。
深圳吉蘭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制造監控系統,將技術和先進的測試方法運用于各類制造過程中,為客戶提供效率、品質、安全和數據化管理等方面的解決方案,助推企業制造過程的數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該套智能制造監控系統包括消空程/防碰撞系統、在線品質管控系統、工具狀態監控系統、智能制造監測系統、制造過程離線分析軟件、工廠數字化管理系統、創新性磨具與磨削解決方案、自適應加工系統。
(執筆 周敏森)
下期發布展品五大亮點之五,敬請期待~
說個事兒,本微自發布第一期【號外】CCMT2016展品亮點,就不斷地接到展商咨詢,問為啥就宣傳了這些展商的展品?要收費嗎?
小編在這兒鄭重地說明一下:本微及CCMT2016主辦方其他官方媒體(報紙、雜志、網站等)發布的所有展商及展品宣傳信息都是免費噠!不需要一粒“米”!您只要在我們規定時間提交展品宣傳資料(網上填報系統中都有相關提示)就行啦!
今后可不要錯過大好宣傳機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