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多則 | 來自博魯斯潘、亞威股份等
【企業動態多則】
來自博魯斯潘、亞威股份等
1. 亞威股份5250噸大型沖壓線等產品成功交付用戶
近日,亞威股份5250噸直線七軸連續沖壓線成功交付客戶沈陽華星機械工業有限公司。這是亞威股份交付的首套大型沖壓生產線,采用首序八連桿傳動,以先進沖壓技術,結合柔性化生產模式,助力客戶提質增效。
沈陽華星公司是集機械加工、沖壓、注塑、焊接等為一體的自動化工業企業,主要服務客戶有寶馬、奔馳、通用、本田、豐田等知名汽車主機廠。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汽車主機廠對加強成本控制、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壓力也傳導到上游沖壓市場。沈陽華星經多方考察,最終決定選購亞威股份5250噸直線七軸連續沖壓線,以提升沖壓效率,滿足更加廣泛的汽車零部件生產需求。
該直線七軸連續沖壓線具有高柔性、高效率特點,運用工業機器人實現板料拆垛、各工序壓力機之間沖壓工件傳送、線尾工件輸出等工作,配備自動換模和一鍵換端拾器等功能,縮短了沖壓件切換時所需的時間。
另有消息顯示,亞威股份鈑金自動化設備也于近日成功批量交付用戶——安徽華源之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儲能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鈑金自動化設備包括沖剪復合機、折邊機柔性單元,以及數控轉塔沖床、激光切割機、數控折彎機等。設備之間各司其職、靈活搭配,大大提高了下料、折彎工序自動化程度,提升了生產加工效率,助力用戶有效降低綜合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為后續智能化升級、打造儲能產業鈑金加工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2. 秦川集團最大風電齒輪箱鑄件交付
近日秦川集團有消息顯示,他們為某著名能源裝備制造企業海上20+兆瓦和半直驅10兆瓦齒輪箱鑄件進行的零件配套項目成功交付。項目經秦川集團鑄造業務團隊多措并舉,先后通過工藝研發、模具制造、鑄件制造、外委加工等多個流程,最終完成生產并于6月份先后交付。項目均以精加工零件狀態交付,標志著秦川鑄造成功開發外協加工企業,驗證了其加工能力符合項目需求并形成產業鏈延伸,提升了全產業鏈管理能力。
據了解,該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風電機組項目,也是秦川集團迄今承接的最大風電齒輪箱鑄件,其齒輪箱6大件重量合計100余噸,最大行星架單重29.56噸,鑄造工藝研發難度極富挑戰性。在鑄件制造過程中,對各工藝參數控制要求很高,生產難度大,打破了集團鑄造業務單元風電齒輪箱最大鑄件記錄。
3. 博魯斯潘雙主軸加工中心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
日前,北京博魯斯潘精密機床有限公司在上海某展首次推出了雙主軸六軸五聯動橋式高速加工中心MBG3020D,吸引了前去參觀的工信部相關部門領導注意并給予肯定。據介紹,該雙主軸高速龍門加工中心的XYZ軸運動線速度達到120m/min,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部件A/C軸擺頭,重復定位精度達到±2”,定位精度達到±4”。該機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底盤、后地板、前后副車架等壓鑄件的集成式高速加工,可一次裝夾高效完成全部40道工序。此外,該公司還展出了雙主軸臥式殼體類零件的四工位雙排整體工作臺加工中心,可一次裝夾4個殼體類零件,節省上下料時間,特別適于大批量汽車殼體類零件的高效加工。
4. 美國一知名3D打印公司低價轉讓
2024年7月3日消息,電路3D打印廠商Nano Dimension公司將以每股5.50美元的價格全現金收購曾經耀眼的桌面金屬3D打印廠商Desktop Metal(DM)公司的所有流通股。按照每股5.50美元的價格計算,這筆交易較Desktop
Metal公司的收盤價溢價27.3%,總價約為1.83億美元。但也有可能下調至每股4.07美元,則總價1.35億美元。
有數據顯示,Desktop Metal公司在過去幾年,股價經歷了大幅下跌。該公司于2020年12月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形式在紐交所上市,合并時的估值是25億美元,然而上市后股價一路下跌,目前市值僅剩1.5億美金。從創業到合并上市,Desktop Metal總共融資了8.168億美元。
有3D打印領域媒體發現,近幾年,美國的3D打印公司股價一直跌跌不休,營收規模也相對停滯;但中國的3D打印公司營收每年大幅增長,市值也位居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第一第二。
2024年7月4日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在上證的數據顯示,位居前三位的都是中國公司,鉑力特、華曙高科、先臨三維,市值加起來達35億美元。比國外所有3D打印上市公司Stratasys、Nano Dimension、3D Systems、Materialise、Desktop Metal、Markforged、Velo3D等加起來的總額(約22億美元)還要高得多,是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制造業規模對3D打印工藝技術成長的支撐效應?
(素材來源:相關企業及網絡公開信息 摘編整理:張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