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小企業自強不息、發展提速
“十三五”期間中小企業自強不息、發展提速
“十三五”期間,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和惠企政策相繼出臺、深度推進,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法、一條例、兩意見”政策扶持體系搭建完成。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漸趨成熟,隨著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設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等工作的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迸發。
有數據顯示,中小企業貢獻了近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就業,企業總數占比達90%,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近期,在工信部相關報道中提到,“十三五”期間,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實現了“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企業素質進一步提升、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的階段性目標,逐步走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之路。值得關注的是,此間,中小企業規模、質量同步提升,各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斷增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不斷提升,一批具有戰略眼光、開拓精神、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和高水平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正在形成。
同時,隨著近幾年面向中小企業的政策體系逐步健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持續改善,激發了中小企業發展動能,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過多方努力,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新格局已經形成。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也為中小企業和創客打造了交流展示、產融對接、項目孵化的平臺。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能力顯著提高。
隨著我國“數字中國”建設的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步伐不斷加速,小微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有所提升。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國家經濟外交大局,積極應對新挑戰,努力探索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合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舉措,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成果顯著。中小企業領域雙多邊合作機制取得新進展,中外中小企業對接交流平臺建設取得新成效,對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期間,“中小企業”一直占據著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的熱度榜單,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率作為一項判斷國民經濟是否恢復常態運行的重要指標被反復提及,2月底的30%、3月初超50%,4月初近80%,5月中超90%……,中小企業迎難而上、逆境突圍,為國民經濟恢復按下“加速鍵”。
隨著各項決策部署和惠企政策加快落實,中小企業經營情況出現積極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于迎難而上、自強不息。
(摘編整理:張芳麗 信息來源: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