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鏈穩鏈,下半年如何提振工業經濟?
全力保鏈穩鏈,下半年如何提振工業經濟?
7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陶青,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小編梳理其中與行業相關的部分內容,供業界參考。
1
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部分)
今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按照中央確定的“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上半年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有力扭轉了工業經濟指標一度下滑的勢頭,工業經濟實現企穩回升,呈現出恢復增長的態勢,充分發揮了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第一,全力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和恢復增長。上半年堅決貫徹中央出臺的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與各方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有四個亮點。一是工業生產企穩回升非常明顯。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在4月份下滑至負2.9%后5月份轉負為正增長0.7%,6月份加快回升至3.9%。二是制造業GDP占比大幅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8.8%,比2021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三是出口帶動作用持續增強。1-6月份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長10.8%,其中,4月份下降1.9%之后,5、6月份分別增長11.1%和15.1%。四是制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幅。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其中二季度增長7.4%,高出固定資產投資增幅3.2個百分點。
第二,著力暢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新一輪疫情暴發后,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受到較大影響,工信部采取有力舉措,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民生,圍繞防疫醫療物資、戰略性產業關鍵物資等第一時間在全國建立實施企業“白名單”制度,實施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動協調,通過推動鏈上關鍵節點企業復工復產,取得顯著成效。
第三,產業發展韌性持續增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新興產業成為推動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韌性的重要新動能。一是大力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新型顯示、智能光伏、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二是組織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推進重大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建設。三是編制重點行業低碳技術路線圖,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四是組織“三品”全國行活動,持續推進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和綠色建材下鄉活動,以改善供給激發消費的活力和潛力。
第四,加力幫扶中小企業紓困企穩。中小企業發展是穩就業促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是保市場主體的重要任務。通過相關舉措,1-6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增速高于整體工業。
第五,大力推動信息通信業融合創新。加快發展信息通信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
上半年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主要措施
產業鏈供應鏈是工業經濟的筋骨和血脈。3月份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產業鏈供應鏈一度面臨不少堵點卡點,導致部分工業企業停工停產。工信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把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作為工業穩增長的首要任務,會同相關部門和有關地方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一是聚焦重點區域,全力打通堵點卡點。第一時間建立重點省市日調度機制,協調解決物流運輸受阻、上下游銜接不暢等問題。派出前方工作組,加強跨區域協調,做好重點區域疫情防控條件下的閉環管理和穩定生產。
二是聚焦重點企業,建立實施“白名單”制度。圍繞醫療防疫重點物資、居民生活必需物資、農業生產重要物資、戰略性產業關鍵物資等重點領域,發布重點企業“白名單”,暢通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節點。同時,指導各地2萬余家“白名單”企業實現區域互認,推動協同復工復產。
三是聚焦重點行業,促進上下游對接服務。搭建汽車、集成電路、醫療物資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建立汽車企業零部件庫存小于3天的“紅燈”預警機制、大宗原材料供應“紅黃藍”預警協調機制等,逐一推動解決企業反映的原材料供應、員工返崗、物流運輸等問題。
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產業鏈供應鏈日益暢通,工業經濟迅速扭轉了下滑態勢,實現了恢復增長。
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生產,進一步推動企業穩產達產。一是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監測,在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基礎上,抓實抓細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推動關鍵節點企業穩產達產,全面恢復產能。二是指導出現疫情的地區落實好生產過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實施穩定生產方案和應急預案,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穩定生產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健全大宗產品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加強汽車芯片供給,推動區域間、上下游協調聯動,確保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3
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取得的進展和下半年計劃、舉措
今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的第五個年頭。總體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體系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工信部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一是網絡基礎更加堅實。“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二季度新增700個,累計已超過3100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建成,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析量顯著提升,達到1.5億次,二級節點覆蓋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4個重點行業。二是平臺體系百花齊放。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平臺超過150家,遴選出28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其中重點平臺的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7900萬臺、工業APP數量28萬余個。三是安全保障同步完善。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聯動的技術監測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制度建設、技術手段、服務能力同步提升。四是融合賦能加速落地。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進產業基地、進產業園區、進重點企業持續提速,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行業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凸顯。
下一步,工信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臺進一步分類指導的政策性舉措,推動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一是聚焦產業關鍵環節,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聚焦設備互聯互通、數據創新應用、設備平臺安全等關鍵領域,布局一批標桿項目,制訂一批亟需標準,推廣一批標志性成果。二是聚焦轉型重點領域,拓展行業應用。加快重點行業5G全連接工廠建設,促進5G由生產輔助環節向核心環節加速拓展。推動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完善公共服務創新載體布局,加速規?;瘧猛茝V。分行業組織編制應用參考指南、安全防護指南,為廣大企業提供指導。三是聚焦應用生態體系,加強供需對接。組織召開“5G+工業互聯網”現場會,推動信息通信企業與工業企業共同打好“團體賽”。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深度行系列活動,推動工業互聯網面向工業園區、縣域經濟落地扎根。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作用,多措并舉深化產融合作、產教融合。
4
下半年提振工業經濟的主要措施
工信部和有關各部門把工業穩增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快穩經濟穩增長的一系列措施。下一步,工信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提振工業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加快推動穩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落實落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特別是提振工業經濟的系列政策要加快落地落實,支持各地政策措施要靠前發力、適當加力。工信部要會同有關部門一起加強對工業穩增長的專項督導,要對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和投資等主要指標進行監測,要建立完善的通報制度。持續加強政策解讀,要惠及各類企業,使企業得到更大的實惠,堅定他們發展的信心,提振市場的預期。
二是引導擴大投資消費需求。“十四五”規劃已經開始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行業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已經開始啟動。特別在5G、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盡快啟動開工。同時,加大消費的引導作用,要組織“三品”全國行活動,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和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培育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用一系列措施引導消費,擴大投資。
三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使企業穩產達產,恢復產能。特別在重點產品的保價穩價上,大宗產品供需對接上,建立了“紅黃藍”預警機制,使大宗產品、上游原材料等供應及時到位,同時做好“三夏”“秋冬種”用肥保障工作。
四是加大幫扶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總的來看,中小企業還是存在一定困難,要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特別是在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中小企業開展綜合督查,使政策落地。同時,要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要加大惠企政策,提高精準服務,現在中小企業需要更多精準性的政策落地見效,這是下半年重點要采取的措施。
(資料來源:工信微報 摘編整理:張芳麗)